昨天在和朋友们说起“条船”这句单词时,竟然有人不懂,不懂的人竟然还在50岁以上,哎....这,怎么还不懂啊?更令人诧异的是:女人不懂的居多,哎....没有女人,哪有这词儿啊,如果这个家都是哥们,会延续出现妯娌,咱就不淡“条船、连襟”啦。 条船:意思是原本两个不相干的人,为了同一件事或人,而有了较亲密的关联。“一条船”本身就指两个不相干的人,为了渡一条河而上了一条船,继而成了朋友一路相伴。这是民间对姐夫(妹夫)之间关系的一种通俗形象的叫法。他们因两姐妹由陌生人成了亲戚。
在我国民间,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"连襟",俗称"一担挑"。一担挑是连襟的方言说法,常见于四川、河南、河北南部。
"连襟"据说最早是出现在杜甫笔下。他晚年寓居川东,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头,序论起来,两家还是转弯抹角的亲戚。两人很合得来,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。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,写了首《送李十五丈别》的诗,回忆叙述结交经过,有几句是:"孤陋忝末亲,等级敢比肩?人生意气合,相与襟袂连。"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,还没有后来所称的姐妹们丈夫之间的那种关系叫:连襟。
北宋末年,著名诗人《容斋随笔》作者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,不很得意,洪迈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,写荐书推荐这位堂兄去京城供职。洪迈的堂兄很感激,托洪迈代写了一份谢启,里边便有几句是:"襟袂相连,夙愧末亲之孤陋;云泥悬望,分无通贵之哀怜。"而比洪迈还早一些的马永卿,在所著《懒真子》里提及:江北人呼友婿为"连袂",也呼"连襟"。由此可见,宋朝时流行的称呼已经具有了今天的意义了。襟:衣服的胸前部分:大襟。对襟。低襟。襟带(亦喻山川屏障环绕,地势险要)。襟要(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里位置)。胸怀,抱负:襟怀、胸襟。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:连襟。
一担挑:一担有两头,故用以指两种人或物有相连的关系。一般老百姓解释乃:岳父一付担子挑俩闺女,两个姑娘未来要进入不同的家庭,那两个家庭的男人不要忘记了岳父(老丈人的辛苦)。
“条船”一词在洛阳使用居多,也说“一担挑”,比较正规文雅点还是讲:连襟。有人说:洛阳有河无船。这个说法是错误的,洛河行船古代就有,大运河的起点不是在洛阳吗,年轻朋友有所不知,洛河的行船截止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期。
最后还要啰嗦一句:连襟、条船、一担挑这三个单词,说的都是因姐妹结亲的丈夫之间的关系,三个单词不是洛阳独有,常说而已。再次强调还是有人误解。收集、研究洛阳土语,为了是传承、延续,这是乡语的依恋,未来在文学作品中能体现,有用,很有用。
|